信息公开
Information Disclosure

当前位置:首页  信息公开  新闻动态

【SUFE校友学堂】 双财论道(三):今年任务不减、目标不减!上市公司“浦东建设”找到了政策和市场都看好的转型方向

来源:合作发展处 | 日期:2020年10月27日 | 浏览次数:65

      “SUFE校友学堂”是2019年校友总会提出的三大服务校友行动计划之一,旨在满足广大校友终身学习的需求,整合校内学术、课程资源,为校友打造的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服务平台。线上“SUFE校友学堂”包括学校公开课、学术报告、培训课程、讲座论坛视频等内容。线下“SUFE校友学堂”旨在促进学院与境内区域备案校友组织的协同联动,结合相关校友组织年会或其他重要活动,让上财名师走进境内各区域备案校友组织。


      六月初的江南已是梅雨季节。对上海浦东路桥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总经理杨明来说,2020年的第一个季度是难忘而光荣的。在本期由同学情怀公司特约播出、第一财经广播与上海财经大学创业和投资校友会联合推出的“战疫情、拼经济、求发展”年度大型全媒体论道行动里,坐在第一财经广播《财智讲堂》录制间里的杨明,在向主持人严丹及另两位嘉宾——上海发展战略研究所科技发展部部长骆金龙、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副教授宋航回忆起那几个月的“特殊经历”,眼神中带着故事。


“优先级TOP1”
      2020年的3月,春光料峭,却正是上海市浦东新区防控境外疫情“最为艰巨的一段时期”。随着有大批人员同时进入,彼时各口岸、交通枢纽的隔离防控级别一级高过一级。像浦东建设这样“工程量大”,“用人密度又高”的企业,直接被几个代表性的问题怼上了正脸。持续施工状态期间的项目如何做好疫情防控?大批返城复工的农民工,又该怎样对接?杨明用“一个电话接着一个电话打”、“一晚上一晚上通宵”来形容当时他和企业班子成员的办公状态:“产能目标不能减,战疫更义不容辞。龙东大道改建工程作为市级重大工程,正处于持续施工状态。返沪农民工众多,联系约定的八家定点宾馆隔离观察。我们既要为工作负责,也要为工人负责。”

杨明   上海浦东路桥建设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公司建成于1998年,2004年3月16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简称“浦东建设”,股票代码600284。

      可就在这时,一个看起来“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突然交到了他们手上。 “3月22日晚9点,新区市防控办紧急任务命令,要求2小时完成南汇体育中心监测点分区的改建工程。当时机场出来一批需要进行的隔离人员,已经在机场等候安置了。”


      杨明得知消息,当即就明白,这个项目的“优先级”之高。“‘突击’的时候到了,全力以赴。我们火速集结45名建设者,通过各种渠道极速调拨了150个崭新护栏,用7200秒倒计时的速度,追赶完成300米改建分区隔离点的任务……”杨明说出这些数字的时候并没有看任何稿纸,这些数字经过了反复的盘磨,早已烂熟于心。这是浦东建设作为新区“应急抢险队”又一次光荣而圆满地完成的区交办急务。3月21日凌晨,大巴陆续送来了隔离人员,“又一夜不睡的大家这才放心了”。

      各项一线工作和防疫机制得到了专人落实,经历了短暂的调整后,职工们都进入了一个新的步调,严肃紧张、有条不紊。杨明回忆说,为尽快回补工程进度、科学提速,浦东建设加大了工程现场的细致排摸,积极与供应商沟通,力求能在这个特殊时期制定出更详细可行的工程安排;而借力集团帮助,浦东建设有限的资源被迅速地“化零为整”:当时紧缺地防疫物资优先投向了工程一线,同步成立的党员先锋队也发挥出了职能部门最强的雪中送炭之能。“我记得,当时有184个在建项目工程,分了三个批次逐步实现了全面复工。”很快,杨明和同事们排摸到了下一个即将到来的症结,它并不完全是一个未雨绸缪的问题,只是被时间轴推到了“优先级TOP2”的位置——


      “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以后,大多数企业都积极总结经验,既能要对传统业务有所突破,又能面向新的产业生态需求。”杨明和领导班子都清楚认识到,不管是设计师、工程师还是施工团队,都面临着一个现实的问题:降本增效。他们预备的、打磨了许久的改革措施,应该在此时提供一套相对完备的解决方案。“当前经济增长乏力、货币持续宽松、金融市场持续动荡,浦东建设想要打造精品工程,就要从‘又土又木’的传统型建筑商,向成为一家科技型全产业链基础设施投资建设运营商企业去转型。”

      要做到这一点,只有朝一个方向尝试:用新型的技术,对施工业务的“人、料、机、法、环”等各个要素及环节,进行重新打造。这是一项“牵一发动全身”的工作,前期复杂困难,但一旦捋顺了,整个企业的核心生产机制将彻底被激活,就能像一台换了新cpu、加了内存条、升级了旧版本系统的计算机,更快更好地运作起来。杨明举了个例子:




      “比如‘法’方面,我们通过结合BIM技术等建筑信息技术和最新的建造技术、物联网技术,用数据模拟提前遍历建筑全生命周期的方式,做到项目信息、资源的提前整合,大幅度降低返工、节约资源、缩短工期,降低过程管控难度,提升管控能力,从而实现最经济的方式完成项目的建设。更为关键的是,前期采用这种模式,能有效地为后续经营、维养提供最为便利、透明的管理平台。”这套“基于传统施工主业的新突破”计划,在浦东建设内部被称为“一体两翼”。顾名思义,它包含了科技和金融两层结构。“都说科学技术和金融是实体经济发展的加速器和助推器。浦东建设一体两翼的发展规划是我们基于存量资源、形成集中优势,盘活资产、创造收益的新策略。它基本可以被解读为:浦东建设最具品牌、也是为新区基础设施建设做出最多贡献的沥青业务的新机遇。”

      说起浦东发展的代表作,上海发展战略研究所科技战略部部长骆金龙竖起大拇指。他记忆里浦东新区天际线拔起的过程,总是伴随着平整开阔的世纪大道良好的出行体验。对他来说,一个有着科技和金融元素紧密链接的未来设计,几乎是一个国企制定改革逻辑时最佳的思考方向。


骆金龙   上海发展战略研究所科技战略部部长,研究所隶属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广泛连接社会各方专家学者,开展多领域重要理论和政策研究。

       “总书记考察上海时要求,上海着力增强全球资源配置功能、科技创新策源功能、高端产业引领功能、开放枢纽门户功能。其中,全球资源配置功能、科技创新策源功能与浦东路桥建设股份有限公司设定的‘一体两翼’规划联系紧密——科技一翼力争抢占建设科技的制高点,金融一翼力争提升产业链上下游的资源配置效能。”

      骆金龙解释说,浦东建设作为一家老牌国企,过去主要是“金融带动施工业务”发展,在科技一翼偏居弱项。今后,金融要更加注重服务实体经济,带动施工主业的技术能级提升,包括新材料的研制、新装备的投资、新工艺的开发等等。“金融投入的主阵地之一是科技创新——同时,科技创新面临重投入,材料、技术、工艺的研发资金压力越来越大,而且,科技创新成果的产业化也需借助科技金融创新。因此,两者相向而行,势必结合更为紧密。”

      骆金龙说,疫情后,全球供应链面临大调整,以往全球化形成的国际分工格局持续受到冲击,“脱钩”很可能成为新常态——这也意味着在这种环境下,我国推进产业升级、实现技术自主的目标进程提前了,过去国际分工下的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产业亟需向新常态下的技术(知识)密集型、资金密集型转型提升。“科技型+金融型的发展是新背景、新阶段的必然选择。”


      “目前,多制造业企业都在做供应链金融,为自己的客户提供贷款让他们购买自己的产品,而购买商品可以看作购买一系列的服务。这主要是由于各种交易创新和组织创新,使得一个行业进入到其他行业变得容易,而企业多元化趋势也逐渐普遍起来,让行业与行业之间的区分变得模糊。”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副教授宋航更习惯用市场的眼光来看待“后疫情时期国企转型”这个话题。他说,就目前看来,为了刺激大环境回温,各国普遍正推行货币宽松政策——而这也意味着,资金的利率相对变低了,可以用较低的利率来获取资金,所以企业从事金融行为的成本也比较低。“传统国企有政策支持,又有国企背景提供信誉保证,可以较容易的进行融资,这样又可以进一步降低融资资金成本。”宋航说,对浦东建设这样的传统国企而言可能是极佳的思考机会。


宋航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副教授,学院组建于2000年9月,为财政部直属事业单位,是中国政府倡导设立的亚太财经与发展学院(AFDI)所在地。

      宋航说, “国有企业的产业转型是一个适应市场的过程。除了浦东建设的‘一体两翼’计划,国企要做到‘降本增效’走上科技型发展道路,还可以进行很多方面的尝试。”

      “企业转型一定是有它的原因,转型的方向一定是市场发展的方向,外部驱动,包括政策激励、市场发展趋势,都是企业转型的重要动力。而科技和金融是政策、市场都看好的方向。”


      在最初的时候,浦东建设是一家以沥青摊铺起家的企业。从1999年的“南干线”、世纪大道、内环线(浦东段),这一百二十天里生产沥青材料近40万吨、平均每天摊铺3000多吨的摊铺“三大战役”,到2008年世博大会战,再到华夏高架路、迪士尼周边配套道路以及遍布城市每一个角落路网——可以说,浦东新区每一天的成长,企业也随着它一起成长。目前,浦东建设将尝试在沥青传统业务中引入无人化摊铺技术,实现根据路面现实情况判断下料的角度、具体数量等摊铺业务环保且高效的远程操控等,同步实现每一寸路面摊铺质量的精准把握。

      据杨明透露,未来,浦东建设还要以建筑产业和新材料等建筑行业发展新方向带来的契机,积极探索以市场化方式,打造绿色、节能、环保、智慧和高度信息化的建筑施工全产业链板块。


作者:唐漪薇
编辑:李昂
监制:魏雪雯、王俊稷
转自 | 第一财经广播





上一篇:下一篇:

地址:上海市武川路111号上海财经大学创业中心二楼 邮编:200433 CopyRight2016 @上海财经大学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