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公开
Information Disclosure

当前位置:首页  信息公开  新闻动态

顶天立地做科研:以上财智慧服务上海发展、全力支持浦东开发开放

来源:校董会 | 日期:2020年11月13日 | 浏览次数:68

        上海财经大学坚持学术研究“顶天立地”,致力于解决国家和地方发展的重大问题,以“服务上海行动计划”为依托,在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面向未来30年的上海、营改增政策研究、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上海全球科创中心建设等方面服务上海建设,全力支持浦东开发开放,推出了一大批有分量、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多次获国家和上海市主要领导批示。

重大课题研究成果突出,助力上海发展

    1.对接国家自贸区战略,深度参与上海自贸试验区改革

        我校在服务国家自由贸易区战略、服务政府决策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基本包揽了以“自贸试验区”为主题的国家重大项目,深度参与完成了上海等多地自由贸易试验区的主要创新任务,在服务上海自贸试验区发展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效。作为官方批准的独立第三方评估机构,完成上海自贸试验区第三方评估,评估工作受到原上海市委书记韩正的高度肯定,团队设计开发的“上海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指标量化绩效评估系统”软件平台获著作权登记证书;参与编制2013-2019版自贸试验区负面清单,“负面清单不能遍地开花”的观点被直接运用于全国统一负面清单的实践中;全程参与上海自贸试验区条例等自贸区法治改革工作。自贸区相关研究成果多次获教育部及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成果奖(一等奖6项、二等奖3项),专家被聘为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五个重要”研究课题及“十四五”规划编制智库专家,出版的“自贸区系列丛书”入选“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论坛等品牌论坛也在社会形成了巨大的反响。


    

    2.瞄准上海世博会,为世博会的组织与建设工作献计献策

        2004年,学校成立世博经济研究院,先后承接了上海市经委、上海世博局、上海世博集团委托的多项重大课题,包括《上海世博会与品牌战略互动》、《上海世博会门票运营管理预研究》、《上海世博会捐赠策划》等,受到委托单位一致好评,研究成果已被应用到世博会的举办进程中。2008年世博经济研究院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合作,整合学校各方力量,启动并完成了《世博会与上海社会经济发展系列研究》系列课题。课题研究报告从不同角度深入剖析了举办世博会对上海社会经济的影响,获得了上海市领导的高度评价,认为“可为十二五规划做准备”,有关观点和对策建议已转化为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的决策依据。

        继《世博会与上海社会经济发展系列研究》系列课题之后,研究团队进而关注世博会的长期效应,承担了《后世博上海社会经济发展瓶颈、动力和机制系列研究》课题,课题研究报告被收录至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编发的《成果要报》,报送上海市党政主要领导参阅。

    

    3.聚焦未来30年的上海,建言上海全球城市建设战略规划

        一是参与服务上海城市建设,前期研究基础扎实且成效显著。在世博会期间,我校承接的《世博会与上海社会经济发展系列研究》、《后世博上海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动力和机制系列研究》等课题成果屡获上海市政府重大决策咨询项目优秀成果一等奖,多次受上海市主要领导批示,为上海市世博会后的未来十年发展规划提供决策依据;二是参与制定上海全球城市建设战略规划。基于前期扎实的研究基础,学校于2014年成功中标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面向未来30年的上海”发展战略研究课题10项,其中5项课题分获特别奖、一等奖和三等奖。另外,根据上海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和要求,我校承担的“面向未来30年的上海”发展战略研究总报告的平行研究工作也得到了上海市主要领导和项目委托单位的高度肯定和评价。

    

    4.先行启动营改增政策研究,引领上海营改增理论发展

        近年来,我校胡怡建教授直接参与了上海“营改增”政策试点的前期可行性研究以及改革进程中的跟踪研究,在对我国“营改增”进行超前、深入、系统性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关于“营改增”应“改在服务业、利在工商业”的分析判断,“营改增”的“经济增长、结构优化、产业转型、企业改制”分析结论,“营改增”由“系统性减税向深化税制改革”,“营改增”的“分步改革和分类改革”等观点具有理论和学术贡献,在“营改增”理论和政策研究领域起到引领作用,得到了时任上海市委书记的高度评价。2017年,以胡怡建教授为首的财税研究团队提交的“营改增一周年评估”系列报告得到了中央主要领导批示。

    

    5.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创新,服务国有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我校长期追踪中国企业发展重大问题,为上海市经济和国资国企改革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一是发布年度发展报告,深入研究企业发展现状。学校定期发布《中国500强企业发展研究报告》、《上海总部经济及商务布局发展报告》等系列报告,这是国内首套深入研究中国大企业发展的系列研究报告。二是研究成果获广泛关注和好评,并受相关委办局表彰感谢。研究成果获得第八届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成果奖二等奖,其中,《中外500强企业创新体系研究》成为上海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的指定阅读书目,《上海总部经济及商务布局发展报告》系列研究报告获上海市商务委员会感谢表彰。

    

    6.着力推进金融开放创新,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我校从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服务“一带一路”,自贸区建设引领金融创新,科技金融与科创中心联动,绿色金融,长江经济带建设中上海的角色与作为等视角开展了一系列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与国家其他重大战略协同推进的研究,为政府制定重大战略及具体实施献计献策、提供智囊服务。一是参与编制上海金融领域“十二五”人才发展规划评估指标、上海“十三五”金融人才发展规划、上海金融要素市场联动发展与功能提升方案等,为上海市金融办研究制定“十三五”时期上海金融人才发展地相关政策提供严谨可信的科学依据和有力支持;二是牵头完成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金融改革与创新评估、参与上海自贸试验区“金融30条”的制定,得到了国家主要领导、上海市委、市府、市发改委、市金融办和一行三会等金融监管部门的高度肯定,多项建议被采纳;三是迅速应对“股灾”,在不到24小时的时间内,向中办提交了8份决策咨询成果要报,提出的4项政策建议被直接吸纳至证监会有关治理措施中。

    

    7.开展政策落地的第三方评估,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一是对我市科创中心建设展开第三方评估。我校积极发挥第三方研究机构的决策资政的作用,受市委办公厅、市委督查室的委托,对我市科创中心建设的成效进行评估,重点围绕《关于进一步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若干配套政策》贯彻落实情况及成效进行了专项评估,高质量的评估报告受到上海市委督查室的感谢表彰。

        二是理论研究探索科创中心建设路径。上海正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如何通过分析其他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模式,从中汲取经验,思考适合上海的发展路径,对于上海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不仅具有重大的研究意义,更有明确的政策指导性价值。为此,学校集聚专家智慧,出版了《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现状、经验与挑战》,基于大量和详实的数据与资料对于每一个全球科技创新中心进行剖析与对照,对上海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城市具有较大参考价值。


建立原创性指数与数据库,服务政策研究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数据支撑的研究是空洞、缺乏说服力的,很难获得社会的认可。学校在整合已有金融、经济、国际贸易、全球投资等领域数据库的基础上,针对上海发展改革的总体需求,构建和定期发布“上海市社会经济指数”、 “自贸区卓越指数”、“中国500强企业竞争力指数”等,大力推进专业化数据平台建设,凭借“信息库”优势,成为服务上海发展建设的强有力助推剂,充分发挥数据资源“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的作用。

    1.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市社会经济指数系列

        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市社会经济指数系列分为上海市消费者满意度指数、上海市消费者信心指数及上海市投资者信心指数等,每季度定期向社会发布,至今在调查、编制和发布上海市社会经济指数系列方面已有近13年的经验。该指数的研究主要依靠调查问卷等研究方式,直接问政、问需、问计于民,对上海市的经济运行状况、投资取向和消费心理变化趋向做出系统的研究,并进行预警和监测,为政府制定政策做出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该指数受到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中新社、文汇报、解放日报、国家商务部网站等数百家主流媒体的广泛关注,在社会上引起了热烈的反响

    2.自贸区卓越指数

        自贸区协同创新中心承接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管理委员会委托的研究项目《自贸区卓越指数指标体系设计》。该项目旨在积极响应世界自由贸易区组织推出的未来自贸区计划,使研究形成的指标体系能在世界自由贸易区评价和引领发展中发挥建设性作用,进一步提升中国的国际话语权。这既有利于中国自贸试验区建设发展对标国际最高标准,又可使世界自由贸易区组织对全球自贸区的评价更具有国际普适性。该项目受到上海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研究成果获上海市主要领导的高度肯定,部分指标被世界自由贸易区组织采纳。2018317日,协同创新中心正式向社会发布自贸区卓越指数指标体系,中国上海-网上政务大厅、解放日报、新华社等多家主流媒体争相报道宣传,部分指标更被世界自由贸易区组织采纳,影响广泛。


    3.中国五百强企业竞争力指数

        中国企业500强是中国经济的中流砥柱,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引擎。为此,学校依托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中国企业发展研究基地”和“上海财经大学500强企业研究中心”,研制和发布了“中国500强企业竞争力指数指标”,创建国内第一家以500强企业为主题的“500强企业数据库”。该指数从研究至今已连续发布13年,旨在对中国企业的竞争力情况进行全面、科学的衡量和评价,逐步成为中国经济发展和企业发展的“晴雨表”和“风向标”。


实现理论成果转化,形成决策参考

                近几年,我校主动对接上海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与时俱进,围绕上海世博会、营改增、自贸试验区建设、上海四个中心建设、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等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点、热点问题,在决策咨询领域长期开展卓有成效的研究,获得广泛好评。在专家建议方面,有关“营改增”试点、自贸试验区改革、金融创新等方面的近500份专家建议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上海市主要领导同志批示并被有关部门采纳应用,有力发挥了“思想库”、“智囊团”作用;在服务上海成果获奖方面,学校共获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成果奖83项、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309项、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1项、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奖5项。

(来源:上海财经大学)

上一篇:下一篇:

地址:上海市武川路111号上海财经大学创业中心二楼 邮编:200433 CopyRight2016 @上海财经大学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