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公开
Information Disclosure

当前位置:首页  信息公开  新闻动态

校友活动 | 2022上财湘赣闽校友“红遍八闽”宁化行活动纪实

来源:校友会 | 日期:2022年09月18日 | 浏览次数:120

 2022.8.7立秋时节再行八闽

上财校友“红遍八闽”系列活动已经走过七期,足迹遍布八闽内外。本次活动几经周转,得以在立秋时节落地宁化。

佳期难得,好事多磨,好山好水多文化多美食的宁化县,经典永不褪色。

2022年8月6日下午,由上财福建校友会会长杨志磊和厦门校友会会长朱玥带队一行十余人抵达了宁化动车站,湖南校友会一行三人,从长沙自驾而来,会师江西井冈山师兄,齐聚于宁化。

此次活动是湘赣闽校友又一次心手相连。红色的文化渊源流传,红色的基因心心相惜。八月骄阳似火,此次红色之旅如火如荼。

第一站:

长征出发纪念馆

  活动第一站从参观宁化长征出发纪念馆开始。东经116°36’58”,是红军长征最远开始的地方;宁化县,一个与红军命运紧紧相连的地方。

  一进场馆,我们就看到了1930年1月毛泽东率部途经宁化时写下的《如梦令•元旦》:

“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

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

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

  据讲解员介绍,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驻守宁化境内的中央主力红军1.4万多人从宁化曹坊下曹、淮土凤凰山等地出发,向长汀、瑞金、于都集结,踏上了二万五千里的长征之路,这是红军长征最远开始的地方。长征出发纪念馆内描绘了红军艰苦卓绝的长征历程,也记录着宁化人积极扩红和筹粮做出的不朽贡献。

  在那个革命战争年代,宁化苏区作为重点产粮县,1931年至1934年间,累计筹集捐献了二十余万担的粮食,“千担纸,万担粮”,因其重要的给养和后勤保障,被誉为“中央苏区乌克兰”。当时宁化县全县13万人口,参加红军的青壮年就有1.37万多人,随着长征艰难跋涉,奋勇作战,众多壮烈牺牲,胜利到达陕北的仅存58人。


  最为激烈的湘江战役中,担任后卫的红五军团第三十四师和红三军团第十八团的宁化子弟兵们,为掩护中央首脑机关和主力红军连夜过江,突破敌人40万大军包围圈,在无险可据的江岸开阔地带以血肉之躯筑成“人墙”与敌人进行殊死搏斗。战斗空前惨烈,牺牲极其悲壮。他们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而悲壮的一页。

  青山埋忠骨,史册载功勋。红色土地孕育着红色的血脉,令人肃然起敬。

  纪念馆中的“镇馆之宝”是一本军用号谱,记载了340余种号谱。“这是目前全国唯一一本保存得最为完整,没有任何缺页、漏页,且正规出版的军用号谱,是研究红军军事生活、革命斗争史的极其珍贵的史料。”

  我们聆听了其中几种集结和冲锋的号角,号声嘹亮,高音雄浑,熟悉的激昂仿佛又引领着我们穿过激越的战争,见证那视死如归、勇往直前的蓬勃力量。

第二站:听悦读慧禅意分

  纪念馆参观结束,我们返程酒店入住。在酒店会议室我们围坐聆听了由上财宁波、厦门、福建校友会联办的第三期“畅谈心流人生”的悦读慧。

  87级会师黄印强师兄以“从‘心流’讲开去——享受不一样的人生”为主题,在宁化现场为我们分享了多年工作与生活感悟:事物的本身没有好坏,但如果修炼心境换个角度用不一样的思维突破,往往可以拥有豁然开朗的境界升华。同行校友们直呼受益匪浅。

第三站:夜赏灯光晨跑步,悦享美食乐淘淘

  当晚我们在翠江边上品尝了地道的客家菜,白斩土鸡,红菇炖小肠汤,羊肉兜汤,酿豆腐,生鱼片,烧麦拼米包仔,煮粉皮,擂钵地皇菜,爆炒地猴,宁化酒娘……

  各地校友们先后自我介绍,气氛火热。远道而来的湖南校友们向我们分享了红色湘江,橘子洲头、岳麓书院;芷江的抗日战争胜利受降旧址,抗战纪念馆、索子街等;井冈山校友 向我们介绍了风景如画的红色井冈山、黄洋界、茅坪八角楼。一脉相承的红色基因,各有缤纷的红色经典……

吃饱喝足再沿着翠江散步而回。灯光秀美得如梦如画。小城立秋,自带惬意。

  第二天清晨,晨跑团集结从酒店出发,沿着翠江奔跑。结束后,我们围坐着品味宁化早茶。这简直是不能更舒适的晨起打开方式了

  宁化的早茶真的是太丰盛了,汤水类的大陶罐就有十几个,味道鲜美,锅边、银耳汤、枸杞红枣、牛肉羹、客家擂茶、红枣米仁汤、芥菜鸡公汤等等,还有各种蒸笼和小点心。

  真的只能说这也好吃,那也好吃,可惜没有两个胃承载。扶墙而出已经是我们此行能做的最大诚意了。

第四站:天鹅洞别有洞天

  吃过早饭,我们前往宁化天鹅洞,因座落于湖村天鹅山和洞内钟乳石如同天鹅般美丽而得名。从洞口穿行而入,又是一番别有洞天。

  洞内钟乳石丰富密集,石笋林立,岩溶造型奇特精巧、种类繁多,溶洞自上而下,总深2.5公里, 高低三层,层层相通,七个洞厅,厅厅相连,光怪陆离,让人目眩神迷。

  有从四十米高处一泻而下气势磅礴的石瀑,亦有精巧玲珑如精雕细塑而成的石珊瑚,有石松参天的陡峭山峰,有玉树倒影平静的天鹅湖……

  置身其中,令人流连忘返,不得不感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最令人快乐的是,这里有深藏于天鹅洞山下的地下长河,数公里长的河道堪称福建唯一,以林立于河道内的水中石林而出名。

  我们分坐于两条船上,泛舟河内,宽处如浩瀚西湖,窄处又如蜿蜒曲折的三峡,悠闲时可赏地下龙宫般的山水景观,船技不佳时又有担心随时触礁的惊呼,整体玩赏性极佳。

第五站:客家祖地

  下午我们前往石壁村客家祖地。正赶上雷阵雨电闪雷鸣,下起了滂沱大雨,须臾而又雨过天晴的澄澈。

  客家属汉族民系,唯一一个不以地域命名的民系,现今八千万客家人在世界上分布范围广阔、影响深远。他们中土发祥,从北到南不断迁徙,饱经风霜,筚路蓝缕陆续进入了江西赣江流域、闽西南和粤东北等地区拓荒垦殖。

  客家人勤劳勇敢、艰苦奋斗,对文化的恪守,对文化记忆的定格,经过千年的漂泊、万般的磨难后,在南越大地上崛起,形成了独特具有山区少数民族特征的汉族民系。客家著名人物更是星河璀璨,孙中山、朱德、叶挺、叶剑英、李光耀、郭沫若、林丹等等。

  我们参观了前中后厅,这里摆放了很多客家姓氏的资料和起源。玉屏堂是客家祖地的中厅,也叫神祖堂,大约有160个姓氏。文博阁是客家祖地的后厅,展示了各种客家文化、珍藏谱牒。客家后裔四海扎根,开拓进取,英才辈出。客家人爱国爱乡,慎终追远,敬祖穆宗的文化美德熠熠生辉。

  一天半的行程短暂而又充实,四地校友互相道别,踏上归程。雨后的彩虹还在挂在天边,时间太短,宁化的美食太香,文化与风景的饕餮大餐还历历在心。

  感谢本次参加活动的各位校友们,我们期待下一站八闽之行共聚湘赣闽。


上财福建校友会联络人 苏齐忆:yiyi_su_(微信号)

上财厦门校友会联络人 王毅: kenisontheway(微信号)

上财湖南校友会联络人 单欣:xdls525(微信号)

转自 | 上海财经大学福建校友会




上一篇:下一篇:

地址:上海市武川路111号上海财经大学创业中心二楼 邮编:200433 CopyRight2016 @上海财经大学 版权所有